【农度访谈】第九期对话深圳容大数字技术有限公司顾睿:越过山丘——用热爱驱动前行
揭示客服行业平凡人的 另一面
探索他们丰富多元的有趣人生

2025年
《客户观察》7月刊
农度访谈
第九期:农度访谈 x 顾睿
INTERVIEW WITH LINONG

■ 本期受访对象:
深圳容大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顾睿
■ 从业年限:20+
■ 标签:多栖户外玩家、骑越山丘的“孤勇者”
越过“山丘”
——用“热爱”驱动前行
大家好!我是深圳容大数字技术有限公司顾睿,特别感谢《客户观察》的小伙伴们提供这样一个机会让我们客服圈这些人能聊聊背后的生活。
访问过程/ The process of interviewing
“不知疲倦地翻越,每一个山丘。”——当李宗盛的沙哑的嗓音划破时光的帷幕,眼底总会漫开这样的图景:一位独行的登山者,背着棱角分明的登山包,手攥登山杖,在陡峭的山道上丈量着向上的轨迹。
今天我们对话的这位“登山者”是来自深圳容大数字技术有限公司的顾睿先生,和他聊一聊,关于他狂热的追求户外运动的特殊的经历。
/ 点击查看完整视频
01
20年客服老兵,三次骑行拉萨的经历挑战充满惊喜,至今回想仍觉有趣
顾睿先生从2001年开始投身客服行业,至今已有20多年。此前的老东家也是从事客服领域中基础技术平台和解决方案相关业务。2009年加入深圳容大数字技术有限公司,并一直工作到现在。
在这20多年的从业过程中,他深切感受到客服行业的变化极为迅速,几乎每两到三年就会出现新的变革,且这种变化至今仍在持续。
我第一次听闻顾睿先生热爱户外运动,是在当年的一次代理大会之后。那次会议结束,众人纷纷离开成都时,有人说顾睿已经骑自行车出发。我当时还纳闷,顾睿来自深圳难道要骑车回深圳?后来得知,他是从成都骑车前往拉萨。
听闻此事时,大家都惊叹不已,让人肃然起敬,也正是这件事,让我们知道了顾睿先生对户外运动的热爱。
他说他曾经三次骑行去过拉萨,燃起他骑行的热情要追溯到2010年,那年在香格里拉召开客服大会。当时顾睿乘坐旅游大巴,透过车窗看到三五成群的骑行者正奋力踩着单车爬坡,他们雨中狼狈而痛苦的模样,瞬间在他心里“种草”了。
于是,2011年顾睿从云南启程,踏上了第一次骑行拉萨的旅程,那段路程大概经历了十七八天。第二次骑行,顾睿选择了从青海出发,一路前行,不仅抵达拉萨,还继续骑到了尼泊尔,完成这段行程后,他在当地卖掉自行车,搭乘飞机返程。又过了两三年,顾睿再次从成都出发骑行至拉萨。
这三次骑行,走过三条不同的路线,每一次都充满惊喜与挑战,顾睿笑着说到,“现在回想起来,依然觉得高原骑行是一件特别有愉快的事。”


顾睿又说到在骑行生涯中,还有两段从青海到尼泊尔的旅程最让他难以忘怀。那时他骑行至拉萨的后藏区域,那里的荒凉超乎想象,连续两天骑行了200多公里,沿途竟没有一个村庄。
顾睿就在这空旷的公路上狂奔,这时一只黄羊突然出现在身旁,与他并行飞驰,它一直直线地奔跑,不会拐弯,始终与他保持着五六米的距离,顾睿先生对那奇特的一幕至今仍历历在目。
紧接着顾睿又聊到了另一段独特的经历,他说当地的野狗也是一大挑战,每个县城、村庄都有野狗出没,它们会追着骑行的人跑,甚至还会攻击你。为了应对这些 “不速之客”,他向客栈老板们取经。
有人说要与野狗对峙,眼神坚定地盯着它,野狗自然会离开;也有人建议遇到就拼命跑。最后,他想出了自己的办法:一个口袋装满路边捡的石子,另一个口袋揣着火腿肠,车把上还固定了一根螺纹钢,时刻警惕着野狗的动向。
“对于长途骑行带给我最强烈的感受,那一定是一种心灵上的极度自由。”
顾睿接着说到,“尽管骑行过程中常常累得浑身酸痛,但在疲惫到一定程度时,会产生一种奇妙的感觉——大脑仿佛与身体分离,像是一个旁观者,虽然能‘看到’身体的痛苦,却又不是直接地感受,痛苦仿佛被一层无形的屏障隔开。这种体验,与跑步、爬山等其他运动截然不同。而且,骑行途中能看到的美景,是坐车匆匆而过时无法领略的。你可以用鼻子呼吸清新的空气,用皮肤感受风雨露,这种沉浸式的体验独一无二。”顾睿回想到那些经历,不禁十分感概。
当然骑行还会给人带来愉悦的心情和美好的回忆。顾睿回忆起有一次骑行川藏线然乌湖那一段路程,他骑车穿梭在盘山路间,江两岸,浓雾缓缓升起,宛如仙境。
湿润的空气拂过皮肤,森林的清香沁人心脾,上坡时的艰辛与下坡时的畅快交替出现,每一刻都令人难忘。



也正是因为骑行带来的独特感受,顾睿开始尝试爬山、徒步和马拉松。
他意味深长的说到:爬山时能深刻体会到人类的渺小与脆弱。在广袤的山林中,天气稍有变化,或者忘带一件关键装备,比如眼镜、手套,行程就可能被迫中断。哪怕站在山顶,也依然觉得自己如沧海一粟。跑马拉松则不同,起初会觉得自己充满力量,能一直跑下去。而骑行,始终以自由的姿态,占据着内心独特的位置。
我问顾睿先生,一次长途骑行需要多大的勇气。他回答道,在他看来,想做一件事和真正去做之间,有时看似隔着巨大的鸿沟,有时却仅一步之遥,关键就在于你是否愿意迈出第一步。只要有了开始的决心,就已经成功了一半。这就如同坐缆车到山顶看到的风景,和自己一步步爬上去看到的,有着天壤之别。
顾睿还说到,如果你还未曾体验过长途骑行,不妨鼓起勇气试一试,相信你也能在汗水与风景中,收获属于自己的独特感悟与自由。
02
从徒步、爬山、马拉松、越野跑中历经惊险与挑战,深谙精神力量的强大感受到痛苦与成就并存的魅力

了解顾睿先生的朋友都知道,其实他最开始热爱的户外运动并不是骑行,而是徒步。那是一次偶然的机遇,彻底改变了他对户外探索的认知。
那次原本与朋友约好自驾去西藏,不料出发前一晚,朋友打来电话告知有事需要处理无法与他同行。正当顾睿为接下来的行程发愁时,身旁一位小伙提议一起去墨脱。
那时的墨脱尚未通公路,充满了神秘与挑战,而顾睿恰好徒步装备齐全,于是一拍即合,毅然踏上了前往墨脱的旅程。
他们在波密下车,开启了翻山越岭的艰难跋涉,历经两三天的艰辛,终于抵达墨脱。随后又从墨脱县出发,沿着雅鲁藏布江前行,沿着江边一路走向林芝。这一趟徒步之旅整整持续了9天,而且途中突降大雪,积雪深达大腿,每一步都走得无比艰难,仿佛陷入无尽的困境,令人几近崩溃。
但凭借着坚定的意志,他们一步一步地趟过雪地。当终于到达林芝时,那种从魔幻空间回归现实世界的感觉难以言表,见到人就忍不住傻笑。
这次徒步经历无疑是顾睿最为辛苦的旅程之一,也赶在墨脱通公路前,圆了顾睿心中的梦想,未留下遗憾。
当我问到他徒步最惊险的经历时,顾睿扶了扶眼镜,说到:“要说最惊险的徒步经历,非独龙江徒步莫属。”
独龙江位于云南,靠近西藏,是一个尚未通公路的乡。这里居住着神秘的独龙族,他们有着独特的面部纹身风俗。由于没有公路,我们只能沿着前人走过的小路翻山进入。
一路上,四周荒凉寂静,却遍布着令人恐惧的蚂蟥。那些蚂蟥足有火柴棍大小,在树叶上晃来晃去,只要裤脚轻轻一碰,便会迅速吸附上来。在这次徒步中,我的双腿被90多个蚂蟥叮咬,疼痛难忍。后来,偶然得知用蛇药涂抹能消肿止痛,才缓解了痛苦。
尽管独龙江的徒步之旅异常艰辛,但沿途独特的云南人文与风景,绝对不虚此行。

慢慢地,顾睿的户外探索逐渐从徒步转向爬山。
顾睿说爬山是看另外一个世界的一个途径或者窗口,每个人爬山看到的这个风景跟他坐缆车看到的风景是不一样的。
顾睿说到,记得在云南丽江徒步时,在客栈休息了一两天,客栈老板对他说:“你们喜欢徒步的人,迟早会喜欢上爬山。”没想到,这句话竟一语成谶。
顾睿爬的第一座山是青海的玉珠峰,此后每年他都会前往攀登,可惜因天气不佳,三次尝试均未登顶。而他爬过最美的山当属四川的雀儿山,那里的景色美轮美奂,他曾拍摄的一张照片登上了《中国国家地理》。
顾睿曾对身边的人说过,他理解爬山并不是需要特别艰苦的训练,需要的是基本的身体素质。起码能跑个二三十公里,爬几百米的山不要太喘气,做到以上几点,那么去爬五千米的雪山也是有可能。
爬山与徒步区别很大。爬山是要跟随队伍一起,除非是技术派的高手,一个人是很难完成的。所以他觉得爬山更像是一种“特种旅游”。只是看你愿不愿意花钱花时间花精力,愿不愿意受苦。
后来顾睿不再爬山了,因为一次爬山经历让他感觉到了危险。
2012年,他当时在爬新疆的慕士塔格山,这是一座海拔7500米,线路比较简单的一座山。但是那次爬到了7000多米的位置,他们所有的人都产生了幻觉。
幻觉到了什么程度呢?当时他看到非常美丽的一个景象,像是一个黄昏的地平线,下面是橙色,上面是蔚蓝色,他一直不知道这个到底是幻觉,还是真的看到了。
直到有一次顾睿坐飞机在窗外看到太阳快落山的景象跟上次幻觉看到的一模一样,他才知道原来那次并不是幻觉。
不再爬山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当时在顾睿身边的爬山爱好者中多人都遭遇意外。一个欧洲人在(珠峰)大本营,上山了却没能安全回来。另一位是中科院冰川冻土研究所的研究员,掉到冰缝里了出意外,很年轻才20多岁。另外他亲眼看到两个德国人下了山,十个手指全部冻黑,需要截肢。
这些经历让顾睿第一次感觉到个人力量是有限的,面对大自然要承认自己的弱小,所以后来就基本上没怎么爬山了。



可顾睿热爱户外运动的步伐并未停滞,后来他渐渐迷上了跑马拉松。
他当时跑步纯粹就是为了减肥,开始是在健身房跑步,后来2012年的顾睿参加了广州马拉松,跑着跑着他发觉马拉松也不是那么困难,尤其当跑到一定的公里数之后会感到特别轻松,很舒服的感觉。
顾睿直到现在一共参加完赛有四五十场马拉松,他说印象最深刻的是珠峰马拉松,号称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马拉松,跑步线路近尼泊尔的南坡,是一条非常漂亮的徒步线路,很适合普通人跑。一路上每隔几公里就会有一个很小的小村庄,可以驻足休息,就像公园徒步的感觉。
“耐力运动带来的愉悦感超乎想象。”顾睿又跟我聊起了关于他参加越野跑的难忘经历。
他说记得有一年在北京TNF100,那是他第一次参加100公里的越野赛。顾睿当时没什么经验,整个赛程都让他备受煎熬。
当时的路线设置在香山周围,大概跑一个类似八字形,中间有一段来到香山底下,那附近有很多民宿,顾睿边跑边想我为什么要这么辛苦的参赛,我要不要在民宿住一晚上,我不缺这块奖牌……后来他咬牙坚持完赛了,领悟到人的精神力量是无比强大的。
顾睿说人的精神代表的是软件的力量,身体则是代表着硬件的力量,而软件力量比硬件力量强大许多。而且只要愿意迈出第一步,穿上跑鞋就能开启旅程。
随着里程的累积,身体会逐渐适应,而心理的韧性也会在一次又一次的坚持中变得强大——这或许就是耐力运动的魅力:痛苦与成就并存,征服感与自我超越共生。
03
顾睿:AI无法取代真人情感连接,应作为辅助工具赋能人工

虽然顾睿痴迷着户外运动,但是谈到客服行业未来发展这个话题时,他却有着自己独特且犀利的观点。
他说之前跟一个公共服务联络中心的客户探讨关于119接警的相关事宜。对方说现阶段AI在客服领域的应用备受关注,是否可以承担接警的客服工作。
顾睿立刻否定了,他说任何一个报警的人,听到电话那头是真实的人,心里才会安心,换成再强大的AI,都给不了这种感觉。
他还说到,这就像在客服领域,AI最容易被认为能取代教师、医生、律师这些职业,尤其是初级岗位,但实际上,AI根本取代不了客服。顾睿还提到他有一个在广东的朋友,是一位的有名骨科医生。
他朋友对他说,自己20%的工作是看病,80%的工作是做心理疏导。顾睿说,医生的态度能让病人安心,病人安心了恢复得才更好。同样的,客服也是一样,和客户的情感连接是AI永远做不到的。
关于AI如何在客服行业的运用,顾睿也说出了他自己的看法。他说在企业普遍希望利用AI降本增效、减少人工客服,这其实存在逻辑矛盾。

现在和5年前、10年前不同,现在能用逻辑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少会转到客服那里。比如客户投诉平台的红包抵用券用不了,这是产品设计和用户预期有冲突,AI按规则回复根本解决不了客户的困惑;再如退卡纠纷,AI没办法像人一样灵活授权,只会机械重复规则,反而让矛盾更严重。
而且现在客服电话平均时长越来越长,问题越来越复杂,这就说明需要人工介入的难题变多了,用AI取代人工根本不现实。
所以他认为AI应该是客服的便利工具,用来提高效率。一方面,可以成为坐席辅助工具,比如通过AI知识库快速寻找答案、自动生成话术摘要,降低客服培训成本;再或者实时分析客户情绪,提醒坐席调整沟通策略。另一方面,AI要用于业务流程再造,通过分析高频咨询问题,反向优化产品设计和规则逻辑。
此外,AI还能作为自助服务管道的补充,像电话自助菜单弹出业务选项,帮助客户快速找到功能入口,让操作更便捷。
目前AI在客服领域的应用还在探索阶段,没有形成成熟的模式,企业不能指望AI给客服带来惊天动地的改变,但可以在某一个流程或功能上,把AI作为工具做闭环尝试,若能对成百上千个业务流程进行这样的改造,一定会产生效果。
短期来看,AI可以在密码重置、物流查询这些单一流程实现闭环处理,作为人工服务的补充;长期来看,通过AI优化大量业务流程,能减少需要人工介入的低频复杂问题,但像投诉处理、VIP客户服务这些核心场景,必须保留真人交互。
AI的价值不是取代坐席,而是通过智能化分析,让坐席处理问题的效率大幅提升,这才是真正的降本增效。我们应该明白AI或许能复刻话术、优化流程,但永远替代不了人类的同理心、灵活性和情感共鸣。
在客服领域,AI是提升效率的“左手”,真人服务是守护体验的“右手”。企业应该把重心从“用AI替代人工”转向“用AI赋能人工”,让技术解决“事”的效率问题,让人专注解决“人”的需求,这才是客服的生存之道。
04
运动经历感悟:
对他人热爱保持尊重,对自己热爱付诸行动,通过逐步积累与专注当下,再遥远的目标也能实现
当我们谈起每个人对热爱应该保持什么样的态度时,顾睿谈到,当初他跑步是为了减肥,那时觉得跑马拉松的人简直是疯子——42公里跑好几个小时,这怎么可能?他完全无法理解。
可当顾睿自己开始跑马拉松后,又觉得那些跑越野跑的人“不正常”:大晚上不睡觉,戴个头灯在山里折腾20多个小时。再后来,他自己也加入了越野跑和铁人三项的行列。
这时他领悟了:对不熟悉的领域,不再轻易评论,他人热爱的事物,必定有其内在原因,而这份热爱背后一定有它的吸引力。
他还说,想做的事情,其实并没有那么遥远。比如平时周末爬香山、梧桐山的人,可能觉得“爬雪山”遥不可及,但只要你愿意去尝试、去积累,一点一点靠近目标,就会发现它并非不可实现。
就像骑行,不管是1000公里还是2000公里,每踩一下就前进两米;跑步也是如此,每天跑15公里、20公里,不用焦虑半个月后的目标,专注于当下的每一步,终能抵达终点。
顾睿希望大家对他人的热爱保持尊重,对自己的热爱付诸行动。
“流彩岁月,浓墨人生。”感谢顾睿先生对于他热爱的户外运动的精彩分享!顾先生在户外运动领域的追求历程与深刻感受,让我收获颇丰。尤其是最后聊到客服行业话题时,他依旧像20年前那般充满活力,见解独到。衷心祝愿他在户外运动之路上继续追逐梦想,在事业上能将心中的梦想如愿实现。
顾先生的这些故事不仅是个人的精彩历程,更希望能成为激励客服圈朋友们的力量,尤其是刚踏入这个圈子的新人。愿顾先生的这些经历能让大家从中汲取动力与热情,以更积极的态度热爱生活、热爱工作。
特别感谢《客户观察》“农度访谈”给我这个机会,让我能和《客户观察》的读者们一起回顾自己的从事户外运动的种种经历。希望大家保持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心,很多事情没有那么难也没那么遥远,就在手边,关键在于你愿意迈出第一步,愿意去做。
/ END /
特别鸣谢:深圳容大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顾睿
栏目策划 / 采访 / 总监制:李农
执行主编 / 监制:Amanda
责任编辑 / 内容运营:淑宇、付光
视觉设计 / 后期制作:雨辰、许彦志
- 2023-09-09
- 2023-09-09
- 2023-09-09
- 2023-09-16
- 2023-09-16
- 2025-01-02
- 2023-09-09
- 2023-09-09
- 2023-09-09
- 2023-09-09